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南市哨兵豬監測均正常,持續推動傳統豬瘟清除工作

為加速臺灣成為傳統豬瘟非疫區,我國自今(110)年開始推動哨兵豬監測計畫,全臺今年預計完成300場養豬場監測工作。臺南市應監測32場均已完成採樣監測,且均正常,所有數據顯示臺灣並沒有傳統豬瘟野外毒感染的案例,距離推動非疫區工作,又邁進了一大步。

市長黃偉哲表示,南市目前豬隻飼養量為六都之首,約有六百家養豬場,在養量約六十萬頭,約占全國飼養量十分之一。臺灣自109年6月起已是口蹄疫非疫區國家,當前國際間豬隻重大疫病威脅不斷,除口蹄疫外,非洲豬瘟及傳統豬瘟等疫病仍在世界各國家發生;因此持續有效阻擋疫病入侵,是目前推動防疫工作一大重點,呼籲養豬市民朋友務必落實疫苗注射及做好生物安全防疫工作,逐步清除傳統豬瘟,提升養豬產業價值。

農業局長李建裕指出,自日據時代,臺灣即有傳統豬瘟的案例,一旦養豬場遭受感染,就會讓所有年齡層的豬隻繼發二次性感染,造成豬隻的死亡,經濟損失相當慘重。所幸自民國47年政府引進兔化豬瘟疫苗,為此還特別成立疫苗注射獸醫師國家隊,共同完成豬隻的免疫注射工作,有效降低豬隻死亡率。在各界多年的努力下,傳統豬瘟的清除今年終於看見曙光,請養豬業者能配合各項防疫政策,盡早讓臺灣從疫區中除名。

動物防疫保護處表示,臺南市今年除配合中央推動傳統豬瘟哨兵豬監測計畫外,也持續進行非洲豬瘟及口蹄疫監測共進行134場養豬場採樣工作、肉品市場採樣3,213頭豬隻血清樣本,化製場採樣55頭豬隻檢體,目前經檢驗均為正常。明年監測計畫仍會持續地進行,屆時也請業者能協助配合。

動保處也提醒養豬業者,鑑於我國動物保護意識提升,為減少活兔因製造疫苗而犧牲,農委會已於今年11月9日頒布修正「清除豬瘟暨口蹄疫所需疫苗之種類及其管理辦法」,自民國111年1月1日起國內停止使用兔化豬瘟疫苗,而市面上則仍有豬瘟組織培養活毒疫苗及E2次單位不活化疫苗,可供養豬業者選擇使用。

此外,時序已進入冬季,氣溫驟降,許多疫病如豬流行性下痢、藍耳病及環狀病毒感染症等疫病容易於冬季好發,請業者務必加強畜舍內各項保溫及防疫措施,哺乳舍更應加強使用保溫燈等加熱設備,並保持畜舍通風乾燥,同時強化畜牧場內各項生物安全措施,才能降低疾病發生機率,豬隻若有任何異常死亡請通報動保處(通報專線:06-6323039)。

新聞連絡人:臺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  莊惟超副處長  0937-612-505